
尚未處理的廢舊布料,很多已經霉變,散發(fā)出惡臭

已漂白并晾曬好的布條,堆成了小山
巨大的晾場上,漂白好的布條在這里晾干,就是“黑心棉”的半成品

工人將制作好的“黑心棉”打包
大眾網臨沂11月6日訊(記者 鄧夢嬌 通訊員 李慶東 陳運龍)5日上午,臨沂市平邑縣豐陽鎮(zhèn)搗毀一制作“黑心棉”的生產作坊。近3個月的時間內,該地下生產作坊共漂洗布料23噸,制成“黑心棉”16噸。在生產“黑心棉”過程中,該窩點先后使用濃硫酸500斤、工業(yè)用高濃縮84消毒液10噸。
神秘收購站:只見“廢品”進,不見“廢品”出
自今年6月份以來,平邑縣豐陽鎮(zhèn)部分居民發(fā)現(xiàn),在該鎮(zhèn)岳家廟村南一個遠離村莊、開業(yè)十余年、制作銷售房屋頂棚壁紙的大院子突然改行,變成了一家“廢品收購站”,經常有一大卡車、一大卡車的爛布條、廢布料拉進來。
附近居民把自家一些不用的廢銅爛鐵、舊報紙、塑料瓶送去賣,卻被告知只收廢布料,不收其他的廢品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人們又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更奇怪的現(xiàn)象,只見整車整車的廢舊布條、布料運進去,卻從不像其他廢品收購站一樣,再把收到的廢品運出去,轉手倒賣,從中牟利。
刺鼻氣味飄:自稱制“拖把”,卻無“拖把”賣
隨著時間的推移,在這個“收購站”周圍經過的居民,不時會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。
有細心的居民經過觀察,發(fā)現(xiàn)這種刺鼻氣味竟是順著風向從“收購站”里面吹出來的。當人們前往該“收購站”一探究竟時,卻被“收購站”老板禮貌性地拒絕在外。
面對人們的好奇,“收購站”老板便告知是在收購布條、布料,制作拖把。今年10月份,豐陽派出所民警深入轄區(qū)群眾中走訪時,發(fā)現(xiàn)了該“收購站”的種種可疑表現(xiàn),引起了派出所民警的高度重視。
真相終大白:化學浸泡廢舊布料 生產“黑心棉”16噸
經過近20天的偵查,民警驚訝地發(fā)現(xiàn)“收購站”老板白某近一段時間以來,購買了大量的濃硫酸、工業(yè)用高濃縮84消毒液等化學原料,用于“洗布”,卻未安裝任何污水處理設施。
11月5日上午,民警將相關情況通報環(huán)保部門,并商請環(huán)保部門派員會同民警統(tǒng)一行動,對該“收購站”開展突擊檢查。
面對執(zhí)法人員敲門,白某極不情愿地讓執(zhí)法人員進入這個平日封閉的大院內。
當打開大門后,眼前的場景讓民警大吃一驚,該院子前院遍地堆滿了五顏六色的廢舊布料,還有堆成小山般的白色布條;后院有兩個水泥徹成的大池子,池旁擺放著兩大罐化學溶液;車間內,機器轟鳴,生產線一邊送進去白布條,一邊就生產出了“棉花”成品。
原來,這是一處“黑心棉”生產作坊。民警迅速控制住白某等在現(xiàn)場從事生產、加工作業(yè)的4名男子。
經查,犯罪嫌疑人白某因房屋頂棚壁紙生意日漸萎縮,于2014年6月份將目光轉向“黑心棉”,在其原承包院落內建設漂白池、挖掘滲坑,并購進剪切機、棉花生產機等設備和濃硫酸、工業(yè)用高濃縮84消毒液等原料,又從云南等地招來工人后,對外打著收廢品的幌子,從外地大肆購進爛布條、廢舊布料、服裝加工下腳料等纖維性廢棄物,利用晚上對布料進行化學浸泡漂白、再利用白天撈出晾曬,最后送進車間,經機器開松加工,制作成“黑心棉”,打包后再利用晚上偷偷運出銷售,從中牟取暴利。
在近3個月的時間內,該地下生產作坊共漂洗布料23噸,制成“黑心棉”16噸,先后賣于外地一些棉紡廠生產棉線等物品,從中非法牟利4萬余元。
目前,犯罪嫌疑人白某已被刑事拘留,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