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9日、20日,山東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現場會在臨沂市舉行,記者從會上了解到,截至10月底,以道路橋梁、“兩排”工程等十大工程為重點的臨沂中心城區(qū)基礎設施建設,開竣工率達到95%。
道路橋梁工程
據了解,臨沂市按照“三環(huán)、十五射”的骨干路網,今年開工建設了內環(huán)、中環(huán)、外環(huán)、江泉高架路、臨工大橋、陶然路沂河橋、南京路沂河橋、西安路祊河橋等路橋工程139個,其中,江泉高架路全長11.6公里,是我省地級市第一條高架路,年底可實現主線貫通。
另外,臨工大橋、陶然路沂河橋、南京路沂河大橋、西安路祊河橋等4條跨河橋梁,造型不同、工藝不同,各成一景,市區(qū)橋梁總數也達到了136座。
“兩排”工程
今年,我市按照有效應對30年一遇暴雨的標準,在排水、排污工程中,實施了河道疏浚整治工程11個、明渠方涵工程13個、雨水管道工程51個、強排泵站工程4個、提升改造工程6個,有效緩解了城市內澇問題。在污水處理方面,按照日處理污水50萬噸的規(guī)模,實施污水廠新擴建工程7個、污水管道工程47個,改善了城區(qū)水環(huán)境質量。
“四供”工程
供熱、供水、供氣、供電,是與市民關系最密切的。今年,我市實施供熱、供水、供氣、供電工程18個。其中,新增供熱能力700萬平方米,市區(qū)供熱面積達到3830萬平方米,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60%以上。
實施全長52公里的一期供水管道上延工程,有效改善了市區(qū)的用水質量。新增、改造供水管網99公里,確保了市民用水安全。同時,加快天然氣門站、分輸站建設,全市供氣能力達到11億立方米。新建了1個220千伏和10個110千伏輸變電工程,新增變電容量120萬千伏安,極大緩解了市區(qū)用電負荷緊張狀況。
園林綠化工程
我市在對城區(qū)進行綠化時,按照大空間、大尺度、大綠化的要求,實施河道景觀、道路綠化等工程18個,新增綠地320萬平方米,臨沂市的總綠地面積達到6443萬平方米。同時,利用三年時間完成市區(qū)八條河流的綜合整治,進一步彰顯“八水繞城、水綠相映”的濱水生態(tài)特色。
城市管理工程
今年,隨著全省環(huán)衛(wèi)一體化的推進,我市實施生活垃圾處理、糞便無害化處理、餐廚廢棄物處理、公廁等項目18個。不斷加大城鄉(xiāng)環(huán)衛(wèi)設施建設,基本實現了“一縣一場、一鎮(zhèn)一站、村村設點”,全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到5700噸/日,其中市區(qū)3400噸/日。
公共服務設施工程
今年臨沂市建設了包括公交設施、交警交通設施、便民市場等項目15個。同時,大力實施了重點片區(qū)開發(fā)建設、城市綜合體、社會事業(yè)和各區(qū)“五個一”工程(各區(qū)因地制宜建設一處不低于100畝的休閑公園,建設一處不低于200畝的生態(tài)林,栽植一片經濟林,治理一條河流,打造一條特色休閑街)。
據了解,在重點工程建設中,優(yōu)先實施了關系民生的“四供兩排”工程,優(yōu)先安排了重點片區(qū)項目,截至10月底,中心城區(qū)基礎設施項目已竣工142個、在建233個,工程開竣工率達到95%。(記者 王富軍 通訊員喬淑琴 閔紫 胡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