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熱線:0539-7037770

通訊員qq群:205620460

大眾報業(yè)集團主辦

當前位置:首頁>新聞聚焦

每月4300元退休金 臨沂七旬夫婦仍樂當義務保潔員

2014年07月29日 09:01:00 作者: 來源:大眾網-沂蒙晚報
 他叫陳恒玉,今年70歲,是一位退休的小學高級教師,現(xiàn)在每月退休金4300元,兒女為了讓父母享清福,將二老接過來照顧。沒想到,兩位老人根本閑不住,主動承擔起打掃小區(qū)周邊衛(wèi)生的工作。

     “不管做什么,只要做就要做好。凡是我能看得見的垃圾,我就得打掃出來?!?/p>

      “我現(xiàn)在不愁吃,不愁穿。每天早上起來打掃衛(wèi)生,既鍛煉了身體又豐富了退休生活,還能為小區(qū)居民做點事,一舉多得?!?/p>

      “以前,我要對我教的學生負責,現(xiàn)在我要對我負責的這片區(qū)域的衛(wèi)生負責!”

      ——陳恒玉

     

      每天早上六七點鐘,在陶然路與通達路交會西北側的錦繡藍山小區(qū)四周,占地約4000平方米的環(huán)繞式休閑廣場上一位身穿整潔襯衫、休閑西褲的老人總會帶著老伴拖著垃圾桶,打掃衛(wèi)生,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頭,幾乎沒歇過一天。

      他叫陳恒玉,今年70歲,是一位退休的小學高級教師,現(xiàn)在每月退休金4300元,兒女為了讓父母享清福,將二老接過來照顧。沒想到,兩位老人根本閑不住,主動承擔起打掃小區(qū)周邊衛(wèi)生的工作。

      在家閑不住,夫婦倆出門撿垃圾

      28日早上7:30,記者在錦繡藍山南門見到了在小區(qū)外撿垃圾的陳恒玉。老人身上穿的衣服幾乎一塵不染,可是額頭上豆大的汗珠卻不停地滑落,皮膚更是被曬得黝黑。

      1968年從部隊退伍后的陳恒玉被分配到現(xiàn)在的經濟開發(fā)區(qū)朝陽街道當了一名小學數(shù)學老師,2004年退休后,在城里生活的三個兒女就提出要接二老到城里來住,方便照顧。陳恒玉說,他們夫婦大半輩子沒離開過家,如果到城里住,兒女白天忙,周圍也沒了熟悉的近鄰,想必很無聊,就沒答應。

      直到2013年11日,陳恒玉拗不過孩子們再三勸說,這才跟老伴搬過來住?!皟鹤雍团畠憾甲≡阱\繡藍山,我跟老伴過來后就住在女兒家,吃在兒子家。兒女家的孩子都能自己上學,也不用我們老兩口接送?!标惡阌裾f,兒女們白天都忙,他們夫妻倆在家覺得憋得慌,總想找點事干。

      “小區(qū)四周是環(huán)繞式休閑廣場,經常能見到垃圾。我們就出去撿垃圾吧!”陳恒玉的想法得到了老伴的贊同,從2013年12月1日這天開始,每天早上五六點鐘,夫婦倆起床、洗漱出門,到小區(qū)周邊撿垃圾。陳恒玉告訴記者,今年年初,一場暴雪突降臨沂,為了先掃出一條路方便大家出門,他們夫婦倆一直干到下午1點。

      據(jù)記者了解,從2013年12月1日至今,除大年初一、初二這兩天因為過節(jié)沒有打掃衛(wèi)生以外,截至7月28日,不管刮風下雨還是下大雪,陳恒玉夫婦倆沒停歇過一天,“現(xiàn)在要是每天不圍著小區(qū)打掃一遍衛(wèi)生,還真不習慣了?!?/p>

      記者粗略估算了下,錦繡藍山四周環(huán)繞式小廣場占地約4000平方米,到了秋冬季節(jié),落葉多的時候,夫婦倆掃一遍至少要四個多小時。

      37年執(zhí)教生涯詮釋“責任”二字

      錦繡藍山四周停有大量私家車,為了清掃車底下的垃圾,陳恒玉還專門買了鐵夾子,“只要見到車底有垃圾,我就會彎下腰把垃圾夾出來。對于綠化帶里的煙頭、廢紙屑、果皮,我就和老伴戴上手套一點點撿?!?/p>

      陳恒玉說:“不管做什么,只要做就要做好。凡是我能看得見的垃圾,我就得打掃出來。”也許,正是因為37年的執(zhí)教生涯讓陳恒玉更加理解了“責任”二字。

      每天打掃完衛(wèi)生,老伴劉義玲首先要做的就是洗衣服,“他當了一輩子老師,為人師表,自己都不正衣冠,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學生注重自己的儀表呢?”而這也是為何小區(qū)居民每次見到陳恒玉夫婦時,對方衣著始終整潔的原因。

      “一看這兩位老人就不是普通的保潔員?!毙^(qū)居民劉向東說,“我第一次見到陳老師打掃衛(wèi)生時,當時就猜測陳老師以前可能當過兵,而且是位退休的老先生,結果上前一問,人家年輕時不僅當過兵,而且還是高級教師退休。我現(xiàn)在經常拿陳老師的例子教育孩子不要亂扔垃圾,要有社會責任感?!?/p>

      陳恒玉說,自從他和老伴打掃衛(wèi)生后,小區(qū)及附近的人很少有亂扔垃圾的情況,大多都能主動將垃圾扔到垃圾桶去。

      “退了休干點事,日子過得才充實”

      今年陳恒玉夫婦都已70歲了,兒女們擔心父母年紀大,干這份活吃不消,紛紛勸說,但陳恒玉老人卻不為所動,“如果不讓我倆出去打掃衛(wèi)生,那我們就回老家。”

      無奈,陳恒玉的兒女和外甥、外甥女只要一有時間就跟著兩位老人打掃衛(wèi)生,“我們多干點,爸媽就少干點?!?8日一早,陳恒玉的兒子上班前像往常一樣特意到小區(qū)外找到父親,反復叮囑讓其勞逸結合。

      小區(qū)物業(yè)看到二老這么認真負責地打掃衛(wèi)生很受感動,提出每月給兩位老人每人1000元的辛苦費,但被陳恒玉婉拒了,“我不在乎錢?,F(xiàn)在兒女不用操心,我每個月還有4300元的退休金,出來打掃衛(wèi)生圖的就是日子過得充實,而且又鍛煉了身體,心情也好……”前幾天,陳恒玉夫婦剛剛查了體,各項指標全都正常。

      陳恒玉說:“以前,我要對我教的學生負責,現(xiàn)在我要對我負責的這片區(qū)域的衛(wèi)生負責!”

    (初審編輯:孫貴坤   責任編輯:李龍)
手機快拍二維碼 用手機閱讀分享此新聞
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1、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。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,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、復制、編輯或發(fā)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(fā)給其他方,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。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,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。
2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大眾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大眾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(fā)布,可與本網聯(lián)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4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30日內進行。